罕见!内蒙古大沙漠无死角下雪,西北正变潮湿?分析:短期内好事-世界快讯

2023-04-05 20:17:43

4月5日上午,从风云四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看,强大的温带气旋继续在我国东部地区露出凶相——庞大的漩涡状云系正盘踞在我国东部地区,今天漩涡状云系的主体已经开始东移到渤海-黄海一线,显示出温带气旋已经开始进一步东移。在过去的两天里,强大的温带气旋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生成并东移,已经给我国很多地方带来了大风、暴雨、强对流等天气。

一、沙漠无死角下雪


(资料图)

从24小时降水量实况图上可见,温带气旋带来的大雨暴雨,昨天到今天继续影响我国东部多省。在温带气旋中心附近,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多地出现大到暴雨。而温带气旋南侧甩出的雨带让南方暴雨区显著南落,不仅湖南江西广西继续暴雨,福建广东暴雨也迅速增多,而且不少地方出现了大暴雨。

实际上,在这一监测图上也可以看到,在我国内蒙古西部的沙漠戈壁地带,也大范围的出现了降水——这里的降水以降雪为主。实际上,从降水监测上看,像是中国第三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都无死角的出现了降雪,不少地方出现了小到中雪,部分地区达到大雪级别。例如,位于沙漠腹地的巴彦诺日公,气象站监测数据显示,巴彦诺日公站从昨天下午开始下雪,到今天上午已经出现了接近暴雪的降雪量,并且一度出现了4厘米积雪。

比如,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组惊人的照片,显示同样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腾格里沙漠下雪了。网友照片显示,在春日里,腾格里沙漠天色阴郁,荒芜的黄沙之上竟飘起雪花,在形成了一幅奇异的美景。这种沙漠下雪的现象真的罕见吗?西北地区的水汽状况是否正在发生变化?这对沙漠治理和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二、西北真的在变湿润?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沙漠下雪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相对较少见而已。沙漠是指降水量极低,植被稀少,土壤干燥,风沙活动频繁的地区,但并不意味着沙漠就没有温度变化和降水过程。事实上,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都很大,冬季时沙漠的气温可以降到零下几十度,如果遇到强大的冷空气和足够强大的水汽输送,就有可能出现降雪现象。例如,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曾经多次出现过降雪,而且在2023年1月就大范围的发生过。

那么,为什么这次内蒙古的沙漠下雪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次降雪范围较广,涵盖了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两个大型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两大沙漠同时大范围下雪,确实是不太寻常的。二是这次降雪量较大,部分地区甚至开始接近暴雪级别,使得沙漠腹地的站点都覆盖了几厘米厚的积雪,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惊叹。

那么,导致这次沙漠下雪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超级计算机的分析,主要是由于西风带中的冷涡东移以及近期异常的西风带震荡所致。近期异常的西风带震荡不仅引发了温带气旋的生成,也使得大量的水汽反季节的大规模从南方输送到北方,并大举深入内蒙古地区,最终遇到了冷空气和地形抬升作用,导致了大范围的降雪过程。之前,水汽已经在内蒙古中东部一线制造了大范围猛烈暴雪,甚至部分站点还打破了降雪纪录。那这是不是西北地区正在变湿润?

三、短期内看是好事

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中国八大沙漠之一,近日竟然出现了罕见的全域降雪现象。这片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的干旱之地,出现大范围下雪的现象在沙漠中非常罕见。那么,这场沙漠降雪对环境和气候有什么影响呢?专家分析认为,短期内,这是一件好事。首先,沙漠降雪可以增加沙漠的水分,缓解干旱,有利于植被生长和土壤保持。其次,沙漠降雪可以改善沙漠的微气候,降低地表温度,减少蒸发和风蚀,内蒙古西部的戈壁沙漠一直是我国的沙源地之一,这里大范围的下雪有利于沙尘暴的防治。

当然,这场沙漠降雪也不是没有坏处。长期来看,如果沙漠频繁出现雨雪天气,可能会超出沙漠的承载力,这反而会在沙漠中造成一些灾害。总之,这场罕见的沙漠降雪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自然奇观,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不寻常的沙漠大范围下雪,显示出目前我国仍处在相当异常的气候模式中,应警惕可能随时发生的极端天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