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斤短两被挂黄牌应该推广|全球聚焦

2023-03-17 14:40:31


(资料图片)

石新宇

近日,福建厦门一家商户被市场监管部门挂上缺斤短两黄色警告牌的视频走红。黄牌很醒目,据知情商户介绍,挂黄牌的做法去年就已经开始。一些守法经营的商户和广大网友都表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商品问题,主要表现在质量、重量、真假、型号等几个方面,其中食品最常见的问题是缺斤短两。商家缺斤短两当然是对消费者揩油,不过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地存在,也与消费者的宽容有关。缺斤短两往往不是缺得太多短得太明显,所以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发现了也不会计较,特别是在已经离开销售地之后。笔者曾在菜市场买了一条活的大青鱼,价格是一公斤30元,商户一再主动热情地说可以免费去鳞宰杀,笔者均谢绝了。回家后复称,发现少了0.75公斤,笔者心里很不舒服,但因为距离菜市场较远还是选择了自认倒霉,同时也明白了商户主动热情免费去鳞宰杀的玄机。

缺斤短两和出售假冒伪劣一样是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比出售假冒伪劣更不道德,因为商家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出售的是假冒伪劣商品,但除了偶尔的疏忽大意外,都很清楚自己是不是缺斤短两。也就是说,出售假冒伪劣,商家也有可能是受害者,但缺斤短两是商家心知肚明故意而为的。不要以为商家坑消费者几元钱十几元钱是小事,消费者也不要以自己的损失小就放弃维权,积少成多,细细地算笔账,商家可以按诈骗犯罪论处了。就拿笔者买的那条鱼来说,一条鱼,商户就揩走15元,如果这商户一天卖50条,其中10条如此揩油就是150元,一个月就是4500元,一年就是54000元。54000元,如果是诈骗,够判刑的了。

市场经济的法则是公平竞争公平交易,公平的基本内容是商品货真量足价实。给缺斤短两商户挂黄牌,是对消费者的警示,是对那些商户的警告,也是对合法经营商户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值得肯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