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的营养管理建议

2023-02-27 11:37:20

随着防疫新十条的颁布,疫情防控迈入新阶段。面对新冠病毒,提高个体的防御系统是关键所在,积极给予正确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机体防御力,缩短病程,尽早康复。患者一经转入定点治疗医院,即应根据其临床状况及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结果,早期给予合理的膳食和营养治疗,以改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其中儿童、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应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COVID-19患者的营养治疗原则


【资料图】

1.遵循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干预→监测的规范流程,尽早识别有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选择营养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结果、病情严重程度和胃肠道功能等,选择适合的营养治疗方式。建议遵循阶梯式递升原则:以饮食+营养教育为基本方式,依次上升为饮食+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部分肠内营养+补充性肠外营养或全肠外营养。当某一营养治疗方式不能满足60%目标营养治疗需求3-5天时,可选择上一阶梯治疗方式。

2.遵循尽早、安全和保证质量原则落实营养治疗措施,应在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做好各类饮食及肠内营养制剂的供应。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包括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或肠内营养制剂。前者分为全营养配方、特定全营养配方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后者根据配方中蛋白质的水解程度不同,分为整蛋白、短肽等配方;根据用途不同,分为通用型、疾病特异型和组件型配方。

4.加强对营养治疗患者的监测和并发症的防治,营养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防止营养治疗不耐受和再喂养综合征等并发症;评估营养治疗效果,

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5.轻型或普通型患者:鼓励患者经口进食,保证足够能量和蛋白质,结构合理、均衡,食物多样化,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注意补充充足的水分。考虑到2019-nCoV感染状态下的炎症反应和消耗,可在推荐的能量[25-30kcal/(kg·d)]摄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摄入量。推荐蛋白质摄入1.2-1.5g/(kg·d)。建议每天给予瘦肉、鱼、虾、蛋或大豆等优质蛋白质类食物达150-200g,奶及奶制品300g;具体可按照个体患者的基础代谢情况进行调整。如患者存在摄入不足/存在营养风险/存在营养不良,应鼓励患者进食,并早期经口补充营养强化食品、FSMP或肠内营养制剂。ONS补充剂量为200-400kcal/d(200-400mL/d),可随餐或餐间补充,每日2次;耐受性差者,可分多次摄入或啜饮。当饮食+ONS不能满足60%目标能量需求3-5d时,需考虑管饲肠内营养。当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求或有禁忌时,可予以SPN或改为TPN。

6.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强调在规范化营养治疗基础上体现个体化营养治疗;注意评估脏器

功能及内环境稳定性,对存在水电解质紊乱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先予纠正后再给予

营养治疗。营养素供给能量目标:结合病情确定能量供给的目标量,一般以低剂量起始喂养,3-7d达到目标量。供能营养素的构成比例应根据病情和脏器功能等因素设定或调整。对能够自主进食且无呕吐或误吸风险的患者,应尽早优先给予经口饮食,少量多餐,并以在3-7d内满足70%营养需要量为目标;管饲肠内营养:对无法经口摄食或存在误吸风险,并且无肠内营养禁忌证的危重症患者,应首选管饲肠内营养;对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的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建议尽早给予管饲肠内营养。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朱盼盼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营养风险筛查 不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