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重要的不是“听其言”而是“观其行”

2022-10-24 15:38:19


(相关资料图)

唐宪宗元和年间的尚书左司郎中李肇著有《唐中史补》一书,书中记载了斐佶说过的一件家事:斐佶小时候去姑姑家,刚好赶上姑夫退朝回家,姑夫大骂寿州刺史崔昭,说大家都说崔昭好,必定是被崔昭收买了。不一会儿崔昭到访,姑夫勉强接见,先是唤仆人上茶,继而命上酒,接着给崔昭的马喂饲料,最后还安排为崔昭的随从备饭。为什么前后态度变化这么大?原来是姑夫收了崔昭送去的厚礼。

斐佶姑夫态度的变化,用来解释成语前倨后恭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不要以为斐佶姑夫可笑,像他这样的人古往今来都不鲜见。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做佣工时对工友说“苟富贵无相忘”,但他做了陈王后,把投奔他的当年的穷哥们儿给杀了。唐朝的李绅写《悯农》的时候,应该真的对老百姓充满同情,但当官之后不仅生活奢靡无度,还对老百姓残酷剥削。现实生活中也一样,有的人无权无势时,对领导独断专行贪污受贿嗤之以鼻,但当自己走上领导岗位后下属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能装入腰包的钱财分也不放过。还有的人,本来对某个下属左看不顺眼右看眼不顺,但这个下属送上红包说一番客气话表一番忠心后,就由横眉怒目变为眉开眼笑。

人是会变化的,各方面都会变化,不仅时间久了会变,短期内也会变。“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益,得到利益和失去利益,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同一种现象的态度都会发生变化。这也许是人的本性使然。如果仅仅听斐佶姑夫义愤填膺地责骂崔昭,还以为他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呢,谁知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原来他和那些收了崔昭礼物的家伙们是一丘之貉。 试问当今落马的大小“老虎”,在台上的时候哪一个不是和斐佶姑夫一样痛斥贪污腐败呢?“听其言”都是孔繁森,“观其行”怎么有些人就成了王宝森呢?

有句俗话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溜溜”的意思就是用行动检验,话粗理不糙。考察某个人,最重要最关键的,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而是看他在名誉地位利益特别是不当利益面前的表现。烈火识真金,按赵本山说的,就是“走两步”。(作者:石新宇)

关键词: 这样的人 农民起义领袖 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