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简讯:你买不到的演出票,为什么总在“黄牛”手里?

2023-06-21 06:35:55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迅速回暖,激起不少人久违的热情。然而,官方购票平台“一票难求”、“黄牛”加价倒票“大行其道”又让很多人心灰意冷。种种乱象不仅破坏了观众体验,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资料图)

“黄牛”倒票为何屡禁不绝?票务市场秩序如何规范?强制实名到底有没有用?

官方平台开票“秒没”

“黄牛”票源充足

今年的5月底至6月初,知名人气组合乐队“五月天”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连续举办6场演唱会,数十万张门票“开票即售罄”。这背后,观众在官方售票平台抢票抢不到,而“黄牛”却在一些交易平台和社交软件发布大量加价转售门票的信息。

溢价程度令人惊讶:看台和内场的官方门票价格区间在355元到1855元,而“黄牛”发布的各类溢价票,平均每张加价525元到925元不等,内场1855元一张的票,甚至被炒到了6980元,更有甚者,价格高达上万元。

不仅是“溢价”,有媒体采访发现,不少购票人反映,自己在开票的第一时间,在多个官方平台购买,均没有成功,但“黄牛票”的场次、位置却可以随便挑。

针对此类票务市场乱象,从今年4月起,北京多部门联合各区开展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黄牛”倒票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目前,根据群众举报以及自行工作发现的线索,北京警方已查获“黄牛”倒票人员143人。其中,在“五月天”演唱会期间查获处理“黄牛”倒票人员64人。

钻平台转赠功能的空子

“黄牛”进行溢价转售

通过排查出票销售方案执行情况、线上演出门票交易情况以及网络舆情和12345群众平台转来的相关投诉,监管部门研判,“黄牛”倒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官方线上平台的“转赠”环节。

“票务转赠”指的是无法观看演出的购票人通过官方购票平台,将自己购买的门票转让给其他观众,同时修改观演人信息。

平台设置转赠功能的初衷,是为了给因有事无法到场的购票人提供便利,却给了“黄牛”可乘之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