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治病 没病保健 “网红神药”益生菌是不是智商税?

2023-04-19 11:33:44

不知从何时起,益生菌摇身一变成了“网红神药”。消化不良来一包,排便不畅来一包,腹泻还能来一包,且男女老少皆可使用。如今,还有不少网络平台售卖声称能美容养颜、排毒减肥的益生菌。那么关于益生菌的各种宣传功效是真实实力,还是营销套路?到底能不能吃、怎么健康吃?记者就此采访了专家,聊聊那些关于益生菌的认识误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益生菌不应该作为‘一刀切’的补充剂。”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药剂科赵凯医生表示,近几年市面上各种发酵饮品和保健品层出不穷,“既能……又能……”成了产品大卖的必备宣传用语。那么益生菌到底有多大功效?商家的宣传是否夸大其词呢?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关于益生菌对健康助益的研究结论仍有争议,但在临床实践中,益生菌制剂用于特定疾病的治疗已得到了国内外权威指南的推荐,因此益生菌并不是智商税,其制剂对特定疾病的疗效确切,但治疗方案却因人而异。

误区一


(资料图)

益生菌有益,长期服用并无大碍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没有益生菌引起严重毒副反应的报道,也没有任何正式的医学研究证明,长期服用益生菌会使肠道丧失繁殖有益菌的能力。所以很多人认为服用益生菌可以“有病治病,没病保健”。

赵凯表示,正如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一样,过度使用益生菌药物可能成为孕育“超级病菌”的温床,不建议长期服用益生菌制剂。此外,一些特殊人群,例如免疫低下或抑制、重症疾病、肠上皮屏障损害等患者,使用益生菌制剂可能有感染风险。对于这类人群益生菌很可能留在血液中进而引发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疾病。部分益生菌辅剂中还含有牛奶成分,对于牛奶过敏的患儿会发生过敏症状。有的益生菌中含有能诱发炎症的麸质蛋白,可能会加重乳糜泻患者的病情。

目前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包括含益生菌的酸奶、奶酪、豆豉等发酵食品,益生菌饮料及益生菌食品等。其中,发酵食品不建议作为补充益生菌的主要途径,也不提倡以液态形式生产益生菌保健食品和活菌产品。

误区二

益生菌比较脆弱,需要低温保存

很多人会把采购来的益生菌一股脑全放在冰箱,认为既然是微生物,就需要低温保存。

事实上,每种益生菌的使用注意事项不尽相同,切忌一概而论,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药师。专家表示,益生菌为活的微生物,每个菌种或菌属对光和温度的敏感性有所差异,有的需要2℃~8℃避光保存,有的室温保存即可。但所有的益生菌都需要温水冲服,并且最好饭后20分钟服用,以防止胃酸对活菌造成破坏。

若需同时应用抗菌药物,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小时以上。布拉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杆菌制剂对抗菌药物不敏感,可以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若需同时应用蒙脱石散,应先空腹服用蒙脱石散吸附胃肠道的病毒、细菌或毒素,再饭后20分钟使用益生菌制剂,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误区三

服用种类越多、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随着益生菌的功效越来越深入人心,不少商家强调自己的益生菌“菌数”多作为卖点。消费者在购买益生菌的时候也开始拼数量和种类,认为益生菌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种类越多,作用越全面。

菌数不是唯一判断标准!专家表示,目前市面上各种益生菌使用的菌株和剂量不同,很难评价多种菌与单一菌制剂的优劣,给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而定。尚无证据证明多种益生菌联合使用较单一药物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可以明确的是,益生菌的作用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某一菌株的治疗作用并不代表本属或本种的益生菌均具有这一作用。不同的菌株发挥作用所需的剂量不同,甚至同一菌株针对不同的疾病所需的剂量也可能不同。此外,肠道菌群紊乱的程度和方式存在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同一剂量的效果可能出现差异,选择使用时应该注意个体化。也提醒大家生病时还是要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治疗和调整饮食的方法来治愈疾病,益生菌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记者王江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