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乐至:“土挂面”飘香促增收

2025-11-26 11:26:01


(资料图)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5日电(吴平华 张凤莉 姚阳)24日,在资阳市乐至县天池街道团店村的富硒小麦试验基地,几名村民正弯腰将拌好的麦种均匀地撒向土地,身后的旋耕机隆隆作响,翻起的泥土将麦种轻轻覆盖。一粒小麦的“三级跳”,正从这里开始。

“这是我第二年种富硒小麦了。”乐至县浸水湾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洪兵介绍说,去年试种了近300亩,带来不错的效益;今年在种子补贴政策支持下,面积扩大到320亩,“成本降了,品质却上去了。”

就在试验基地旁,一座2011年修建的白色仓储大棚里,今年收割的小麦整齐码放。吴洪兵说,这座大棚如今是连接种植与加工的关键枢纽。

浸水湾挂面坊里飘出浓郁麦香,工人们正打包散发着阳光味道的土挂面,原料正是试验田里收获的富硒小麦。

“这是爷爷传下来的手艺。”吴洪兵做了三十多年挂面,如今终于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的完整闭环。面坊目前日产约4000斤,采用阳光晾晒工艺,今年产值已达200万元,“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

旋耕机驾驶室里,合伙人胡唐华探出身来,“我跟着吴老板学富硒小麦种植技术,准备明年在老家也种100亩。”他说,“富硒小麦不仅产量稳,市场也好,看得见收益,学得到技术。”

这种技术扩散正是吴洪兵期待的。他算了一笔账:去年试种亩产约520公斤,今年换用新品种后,预计产量和品质都将同步提升。更关键的是,富硒小麦制成的挂面在市场上反馈较好,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良性循环。

望着正在播种的田野,吴洪兵信心满满:“我们将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优化加工设施,提升产能,打造乐至富硒农产品品牌,让更多农户愿意参与进来。”

从试验田的种子,到仓储大棚里的粮食,再到挂面坊的商品,一粒小麦,在乐至的田野上完成了精彩的“三级跳”。在这条不断延伸的产业链上,传统农业正焕发新生,更多农户正携手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