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至30日,由全球出海生态联盟主办,佰信集团、海蛙出海联合承办的“抢滩东盟・商通蓝海”东南亚专场活动,在深圳龙岗坂田星河吉酒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核心市场,汇聚企业代表、行业专家、本地园区运营方等多方力量。
通过两天系统实战的分享,为中国企业出海东盟打通“政策解码-资源匹配-项目落地”的全链路,助力企业在东南亚市场抢占窗口期、把握新机遇。
首日聚焦宏观大势与越泰机遇,筑牢出海认知根基。8月29日上午,活动以“东南亚宏观大势”为起点拉开帷幕。
佰信集团董事长王总在开场致辞中,以出海战略视野和实践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东南亚市场对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价值。他指出,在当前逆全球化趋势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东南亚凭借地缘优势、RCEP红利和供应链韧性,正成为出海的关键战略节点。
王总从企业实战与政策服务双角度出发,强调该地区既蕴含高速增长与贸易深化的机遇,也伴随文化、合规、资源等多重挑战。他介绍本次峰会聚焦破解战略、落地、合规、增长四大实战痛点,并分享了佰信多年来构建的全球服务网络与资源体系,表达与各方协同共进、务实推动中国企业成功出海的决心。他的发言为整场活动奠定了专业、前瞻且紧密贴合企业出海需求的务实基调。
01 解构东南亚社会文化:筑牢企业出海认知根基改
峰会第一天,首场分享是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黎相宜带来《解码东南亚:企业出海的社会文化生存指南》分享。她将东南亚比作“谜局实验室”,创新提出"历史-文化-社会"三阶分析法,系统解构东南亚五国的政治基因与文化密码,并针对各国特性提出适配策略。
黎教授以典型案例,生动演示了如何将泰国政治博弈、越南南北差异等抽象风险转化为可操作的"跨文化生存工具箱"。从而,不仅帮助参会者破除了跨文化认知盲区,还掌握了将文化认知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落地方法,为制定文化适应性战略提供关键支撑。
02 破局东盟出海决策难题:打通“选对国”到“做对事”路径改
随后,政府间组织湄公学院项目专家、盛柯出海主理人盛柯老师以《重塑你的东盟出海地图:CEO决策罗盘》为主题,带来极具实操性的内容。他提出“三眼看懂一个国家”的方法论——通过宏观扫描东盟十国“国民档案”、运用CEO必备的三层认知透镜,帮助企业快速构建目标国家基础认知,并且独创的“机会-风险”决策罗盘,清晰呈现产业四大象限的“黄金赛道”与“致命陷阱”。最后,他结合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泰国成功落地的案例复盘,让参会者从“选对国”的判断,切实转化为“做对事”的行动方案。
03 聚焦越泰市场机遇
拆解本土化投资与运营实操要点
当日下午,活动聚焦越南、泰国两大热门市场,邀请实战派企业家与专家拆解本地化落地要点。
隆安省新都工业建筑投资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阮进叠,深入解读《越南隆安省政府项目—工业地产投资价值与产业机遇解析》,从区域价值、投资逻辑、产业适配三大维度,详解400公顷工业用地的核心优势、成本收益模型及企业落地路径,为有意布局越南工业地产的企业提供数据化决策依据。
佰信集团越南分公司总经理刘总,深耕中企出海越南落地服务近十年,他在会上分享了其为贸易公司注册的实战案例,为出海企业(包含但不限于B2B贸易、跨境电商、工厂等)落地越南提供了宝贵的一手经验借鉴。
宁波柒上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祁瑞平,结合自身主导卓力电器越南工厂建设的实战经验,分享《中国企业出海越南:机遇,流程与实践洞察》。他首先回顾中国人赴越发展的四个阶段,并指出叉车、润滑油、物流、外卖等行业正成为投资热点。
随后,他从厂房筹备、模式选择(合作、买地、买厂或租赁)以及跨文化用工管理三方面,给出可复制的办厂流程。结合真实踩坑案例,他提醒企业提前规避资质办理和合作模式中的潜在风险。
东祥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盼深入剖析了越南投资的机遇与挑战,强调合规经营是企业成功落地的关键。他指出,越南市场虽具吸引力,但政策执行日趋严格,特别是消防、环评和施工许可三大领域已成为企业必须跨越的门槛。当前投资环境呈现明显矛盾: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优势仍在,另一方面政策壁垒和隐性成本不断抬升。
企业需要转变思维,不能简单套用国内经验,而应建立本地化合规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审批流程的刚性特征明显,一旦出现材料或设计问题往往导致重大延误,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好前期规划。随着中资企业大量涌入,传统工业区已现饱和迹象,未来竞争将转向合规能力和本地化程度的比拼。曹盼建议,企业应当把握5-10年的窗口期,但必须摒弃投机心态,通过专业团队建设和长期资源投入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泰国四川会馆会长、泰国川渝总商会名誉会长谢晖基于30年在泰国工作和生活的经验指出,泰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导,制造业与农业协同发展,中国企业可通过东部经济区切入市场并辐射东盟。投资需重点关注三大核心:法律合规方面必须取得TISI/FDA等认证,避免清关风险;股权架构需遵守泰方持股51%的规定,通过董事会实现实质控制,严禁代持行为;团队管理需适应本地工作节奏,采用柔性的沟通方式。
泰国虽具备区位优势,但企业需要应对认证壁垒、物流瓶颈及文化差异三重挑战,建议借助专业平台实现合规经营与文化适配,以系统化的策略把握东盟市场机遇。
原碧桂园泰国项目总经理龙博士基于其十余年的泰国投资经验,系统剖析了泰国BOI政策框架与产业机遇。他指出,BOI作为泰国吸引外资的核心机制,通过三层价值构建投资优势:税收层面提供3-13年企业所得税减免及设备关税豁免,显著改善项目现金流;准入层面突破外资持股限制与土地持有壁垒;行政层面依托一站式服务提升落地效率。
这一政策体系正推动泰国四大优势产业升级——旅游业向医疗康养转型,2025年目标接待4500万游客;汽车制造业加速电动化转型,2030年EV占比目标30%;农业食品聚焦智能农业与未来食品;数字经济年均增长15%,重点发展数据中心与跨境电商。
针对中国企业布局,他提出“政策+产业+风控”三维策略:优先选址曼谷(总部)、东部经济走廊(制造)或清迈(康养);通过分阶段投资与本地化合作规避政策波动风险;重视ESG合规与汇率对冲。
他特别强调,泰国作为东盟枢纽,在RCEP框架下兼具产业链成熟度与华人友好环境,但需警惕劳动力成本上升与法规复杂性挑战。
04 深耕马新印尼赛道
解锁多国别出海策略与合规路径
8月30日,活动开始聚焦到出海马来西亚与印尼市场战略,并延伸至人才管理、跨文化经营等关键支撑体系,助力企业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化落地“的转型升级。
上午,企业全球化品牌营销实战专家向立黎老师强调,中国企业出海到马来西亚,需要实现从贸易思维到生态构建的战略转型,以长期价值替代短期套利逻辑。马来西亚市场具备消费端对外来品牌接纳度高与制造端供应链重构的双重优势,企业应通过系统性评估模型,精准把握政策与文化的适配度。
在落地层面,需构建数字化营销与本土化运营的双引擎:一方面,要通过领英等社交工具精准触达与展会场景化运营建立品牌认知;另一方面,要规避宗教禁忌等文化风险,以技术转移和深度本土化构建可持续的信任体系。
最终企业需兼具战略深耕的定力与市场响应的敏捷性,在复杂海外环境中实现韧性增长。
香港安仕达国际人才集团董事长兼CEO叶启庭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以科技互联网为主导的3.0阶段,北美青睐硬科技,欧洲聚焦新能源,东南亚呈现差异化布局。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雇主品牌缺失、渠道不畅及文化冲突等痛点。
他提出“先品牌后招聘”的解决方案:通过多语种官网和社交媒体建立海外存在感,借助领英精准获客,采用本土化招聘与高固定薪资体系消除文化隔阂,并依托专业背调确保合规。其构建的HiredChina平台通过纯外国人招聘会等形式,正助力中企系统化解决“聚才”与“用才”难题。
兰迪律师事务所印尼负责人秦培嘉律师指出,印尼投资需构建系统性合规框架:准入环节应突破注册资本实缴的认知局限,采取资金灵活运用的实操策略;运营阶段需通过精简行业编码优化税负结构,并重点关注环评等高风险资质获取;土地投资须规避产权陷阱,建立三重尽调机制防控风险。
她强调劳动合规中存在高额解雇赔偿及外籍员工岗位限制等隐性成本,知识产权领域需防范商标抢注风险。企业应建立法律、财税与劳工三位一体的合规体系,以前期10%的合规投入规避事后百分之百的补救成本,实现印尼市场的长效稳健经营。
05 闭环总结东南亚出海核心
凝聚资源对接与发展共识
当日下午,企业出海经营实战专家石悦华老师以《跨文化与跨境经营新视角:数据、贸易与文化在东南亚的博弈与共赢》为主题,带来高维度洞察。他的演讲聚焦东南亚市场的三大核心挑战与机遇。在文化维度上,她强调东南亚绝非同质化市场,各国差异显著——印尼高达87%的穆斯林人口要求企业必须尊重宗教习俗,泰国"面子文化"则要求管理方式温和。数据合规方面,印尼PSE注册缺失可导致业务停摆21天,新加坡PDPA最高可处年营业额10%罚款,合规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底线而非选择。
在RCEP框架下,原产地累积规则(40%区域增值标准)重构区域价值链,中国零部件经东盟加工后出口日韩可享零关税。其核心战略可概括为:文化差异是竞争力源泉,数据合规是入场门票,贸易规则是效率杠杆,这三者共同构成东南亚市场的制胜法则。
佰信集团投资总经理吴总的演讲系统分析了中国企业出海的战略机遇与应对策略。他指出当前全球贸易环境正经历深刻变革。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东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关键目的地,中国对东盟投资占"一带一路"国家总投资的60%,呈现从基建向技术创新转型的趋势。
佰信集团基于13年企业出海服务经验,构建了包含商业服务、咨询、投资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既帮助传统企业资金合规出海,也为成长型企业提供全链路投资支持。通过海南自贸港、越南工业园等典型案例,他论证了区域政策红利带来的投资价值,强调在不确定性中把握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结构性机遇的重要性。
活动最后,佰信集团总经理薛总进行闭环总结,系统梳理两天核心内容。薛总的分享聚焦中国企业出海战略新机遇,指出全球供应链正转向"韧性优先"模式,东盟等新兴市场成为关键增长极。她提出企业需构建"三支柱能力":合规能力确保市场准入,本土化能力深化市场渗透,数字化能力提升运营效率。
基于佰信集团13年的服务经验,她强调"区域中心仓+海外仓"的混合布局可显著提升履约效率,并以越南工业园等案例佐证。最后,她呼吁企业家把握RCEP等制度红利,通过生态协同实现产业链整体出海,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建立全球化竞争力。
自由对接交流环节中,参会企业与专家、本地资源方深入洽谈,不少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真正实现“从听懂到落地”的活动目标。
此次东南亚专场活动以“实战、落地”为主线,12位嘉宾围绕4大核心市场输出百余个实操要点,不仅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系统方法论,更搭建了政企资源对接平台。
未来,全球出海生态联盟、佰信集团、海蛙出海将持续深耕东南亚市场,为企业出海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服务,助力中国企业在东盟蓝海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