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达委员代表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建言。阮琼 摄
【资料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阮琼 通讯员李玉、柯陆珺慧)1月5日,政协黄石市十四届二次会议正式开幕。周晓达委员代表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在大会上表示,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乡村普遍存在盲目性、无序性建设
乡村是中国的根。近年来,黄石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大力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乡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个个村庄正绿起来、净起来、美起来。
周晓达委员指出,目前乡村建设离新时代的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些差距。少数镇村干部重产业发展轻乡村建设,存在搞面子工程短期突击的现象。农民参与度低,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多数行政村长期缺乏建设规划,盲目性、无序性建设普遍存在。全市 788 个行政村,截至目前只有 258 个村编制了“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
由于农村长期投入不足,欠账太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如通村通组公路只有3-3.5 米宽,普遍难以错车,节假日出行高峰期,“村村通”变成了“村村堵”。
周晓达说,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基础设施普遍重建设、轻管护,不少新建设施遭到破坏或闲置不用,个别地方只建不管。主要体现在垃圾处理公厕管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上。
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周晓达表示,要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在乡村建设中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通过引导农民集体参与,发挥乡贤能人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的现代化。
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统筹考虑村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根据村庄独特的乡土文化和景观风貌,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按照宽度不低于5.5 米的标准,推进路面拓宽改造。加强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以公共区域为重点,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开展植树绿化。支持农户在前庭后院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打造田园景观。
周晓达建议,加大筹资力度,形成“本级财政奖补、上级单位争取、部门投入整合、受益群体自筹、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格局。要坚持建管结合,以清单形式明确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内容,建立公示制度。采取第三方评估、交叉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查找和解决乡村建设中的短板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