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山书院

2022-04-27 08:40:05

记者 李贺建

汝南西南约35公里处,有一个红罗书院,也称红罗山书院,因在红罗山上修建而得名。书院建在高8米的土台上,面积数百平方米。

红罗山书院遗址。

春夏之交,红罗书院绿树环合,郁郁葱葱,风景十分优美。该书院又因梁祝曾在此读书而闻名遐迩。

红罗山书院。

这所书院,历史悠久。相传始建于西晋,东晋时已初具规模。当时,有名儒在此传道解惑,教书育人。方圆几十里的乡民,慕其盛名,送子女到此读书。凡求学者均吃住在校,基本上采用是封闭式管理。由于书院管理严格,教书先生认真负责,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

当年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此同窗共读三载。红罗山的南边桥的两侧分别有一水池,叫“鸳鸯池”,是梁祝课余时常来玩耍的地方。红罗山的东南方向有一眼水井,相传是梁祝和同学们轮流挑水的井。现在这眼井还在,井旁立了一块牌子,上写“梁祝井”。

红罗山的北坡有一棵粗大的银杏枯树残身,见证了红罗山的古老历史。听老人讲,它是梁祝同窗共读时共同栽下的,人们称它为“梁祝树”。一千多年过去了,梁祝树长成了参天大树,树干几个人都抱不过来。

红罗山书院桃李满天下,弟子们为报答书院老师的培育之恩,捐资在红罗山修寺,名曰报恩寺。又因红罗山不是真正的山,而是用土堆积的台子,当地群众又称报恩寺为“台子寺”。

一千多年过去了,虽历经沧桑,但书院昔日的风韵犹存。

关键词: 桃李满天下 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