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被卖家拉黑怎么办?3·15收好这份维权指南

2022-03-15 11:22:51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了。买东西时遇到假冒伪劣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等情况怎么办?针对这些消费中的常见问题,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份正确、有效的维权和投诉途径,帮助大家解决糟心事。

问:解决消费纠纷有哪些途径?

答: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目前消费维权有哪些投诉举报渠道?

答:消费者可以通过12315或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还可以通过全国12315平台(www.12315.cn)、“12315”微信公众号、“12315”微信小程序、“12315”支付宝小程序、来信、来函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问:消费维权投诉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投诉人姓名、电话号码、通讯地址;被投诉人名称(姓名)、地址;具体投诉请求以及消费者权益争议事实。

问:哪些消费维权投诉不予受理?

答:投诉事项不属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职责或者本行政机关不具有处理权限的;法院、仲裁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已经受理或者处理过同一消费者权益争议的;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投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被投诉人侵害之日起超过三年的;未提供《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九条第一款和第十条规定的材料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问:投诉受理与否应该多久告知消费者?投诉受理多长时间办结?

答:一般消费投诉件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由相关承办部门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投诉人。承办部门自投诉受理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办结和反馈投诉人。

问:投诉与举报的区别是什么?

答:投诉是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请求市场监管部门解决该争议的行为,通俗说就是消费者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解决修理、更换、退货、退款、赔偿损失等自身的民事诉求。

举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经营者涉嫌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线索的行为,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可以同时主张民事诉求和查处违法行为。

问:哪些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

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以下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消费者定做的,如衣服、家具等;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此之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问:因退换货产生的邮费由谁承担?

答:视情况而定。因商品质量退换货产生的运费,由经营者承担。非因商品质量问题而由消费者发起的退换货,运费一般由消费者承担。但买卖双方若有约定,从约定。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投保了运费险或者经营者赠送运费险的,由保险公司承担运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