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这里一年维修再造51台巨型“地老虎”

2021-12-26 16:42:38

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通讯员 陈磊

视频剪辑 实习生 代扬

12月26日上午,位于湖南长沙的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施工正酣。在地下盾构施工中奋力掘进的大直径泥水盾构机,由在汉央企中铁十一局武汉重装公司自主完成再制造。该盾构机总重2700余吨,刀盘开挖直径近12米,堪称一台威力十足的“地老虎”。

首台“武汉造”大直径泥水盾构在长沙长株潭城际西环线项目顺利掘进

极目新闻记者获悉,中铁十一局武汉重装公司位于武汉市黄陂区临空产业园,占地面积100亩,武汉盾构基地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综合服务基地,也是中国铁建华中盾构基地。成立一年以来,维修再造各类盾构机多达51台,新制与再制造的盾构机投入武汉地铁19号线、12号线和前川线等多条线路的隧道建设,其中与铁建重工联合制造的首台7.2米直径盾构机正在武汉19号线项目顺利掘进。

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施工的首台矩形顶管顺利贯通

除了维修再造盾构机,该公司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施工的首台矩形顶管已顺利贯通。该顶管成功应用于杭州地铁3号线8标项目,仅用时20余天便打造了成型管廊零沉降、轴线偏差3cm以内的成果,实现了公司在矩形顶管机设计生产和掘进施工领域的“双突破”。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武汉重装基地相当于一个盾构机“4S店。”据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周晗介绍,由于盾构机造价昂贵(每台5000万元至1亿元)、技术含量高,施工对其依赖性强,而近年来,全国各个单位的盾构机基本属于中年乃至老年期,国家工信部于2017年提出绿色再制造战略,盾构机再制造前景广阔。在这个背景下,该公司于2020年底正式投入运营,主推盾构机维修及再制造,以缩短设备维修的时间周期、提高机械设备的周转利用效率。武汉重装公司的诞生,实现盾构机维修再造从“工地化”到“工厂化”的转变,年维修再制造能力达到116台套,也成为首家入驻武汉市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的盾构再制造企业。

维修中的首台大盾构机

业内人士称,早些年盾构机严重依赖进口,一台动辄上亿元;实现国产后,一台降至5000万元左右。盾构机价格不菲,且大多为定制,改造后再利用,是更经济的选择。

既然是盾构机“4S”店,服务水平肯定要提档升级。据悉,该公司实行“工时管理”模式,将盾构维修工期由以往的3个月缩减为2个月,在维修团队初步组建,仅有70人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盾构机维修改造出厂35台;自主研发“散热器除垢装置”,在不拆解散热器的前提下将整套散热系统进行全面清洗时间由原来3天,缩减为3小时;自主研发的主驱动密封安装,盾体、盾尾矫正等多个维修辅助工装,解决多项维修难题,大幅提升了维修工效。

三台盾构机同时下线

此外,该基地服务内容还涉及盾构及地下轨道交通施工配套设备、工程机械、机电产品维修、再制造、研发、安装、租赁、技术咨询、试验检测等相关业务。

关键词: 武汉 盾构机 盾构 维修 再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