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梅新、杨子薇)12月8日,湖北省技术交易所组织专家组,对湖北省农科院加工所联合湖北根聚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甘薯生全粉加工关键技术及主食化应用”科技成果进行评价。
该成果旨在提升“红安苕”加工转化率,系统分析了甘薯资源加工特性,创新糊化度低,花色苷及β-胡萝卜素保全率高的甘薯生全粉护色、干燥等加工关键技术,实现了甘薯生全粉在主食、焙烤食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专家组审阅了评价材料,在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后,经过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甘薯生全粉加工关键技术及主食化应用”技术成熟度为8级,技术创新度为3级,技术先进度为6级;该成果产业贴合度高、产学研结合紧密、内容充实、资料齐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成果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甘薯是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重要的营养保健作物,新兴的生物质能源作物。我省甘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产业类型齐全,发展趋势良好,菜用甘薯等新用途开发已形成新的产业,传统当季鲜薯销售实现周年供应,深加工领域也从淀粉加工向主食产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转换,甘薯燃料乙醇也在形成新产业。今年2月,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由湖北省农科院发起,联合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以及省内各主产区龙头企业等52家单位,成立湖北甘薯产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湖北甘薯产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通过搭建产学研联动新平台,强化产业与技术研发的直接对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度,全省甘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